风湿病患者如何进行“秋冬养阴”? - 传承动态 - 娄多峰教授名医传承工作室 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名医传承 > 传承动态 > 正文

风湿病患者如何进行“秋冬养阴”?

来源:时间:2016-01-12 13:10:04



  今年的8月8日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“立秋”。“秋”就是指暑去凉来,意味着秋天的开始。虽然“秋老虎”的余威不可小觑,但天气转凉是总趋势。根据时令节气调整饮食、作息,有利于身体健康。

  立秋进补可以弥补夏季的过度消耗,因此立秋时节进补有必要,这时可以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,但也不能“乱补”,进补不当会对人的身体造成极大危害。秋季进补宜以养阴清润为主。立秋过后,人们的食欲逐渐好转,不过此时的胃肠功能较弱,还没有调理过来,如果吃太多高蛋白食品,会增加肠胃负担,影响胃肠功能。

  河南风湿病医院提醒您,秋季饮食要“少辛多酸”。秋季要减少进食过燥的食物,比如一些煎炸类食物,还要适当少吃姜、葱、辣椒等辛味食物,可选择性多吃酸、咸味食物,如大麦、黑豆,豇豆;多吃健脾祛湿食物,如小米、薏米、扁豆、砂仁等;慎食瓜果类水果,有脾胃虚寒的人更应禁忌。

  风湿病患者符合“三分治疗七分养”原则,秋冬养阴和冬病夏治一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风湿病患者进行秋冬养阴道应注意如下几点:

  1. 服中药或行针灸以养阴。风湿病多为慢性虚损性疾病,秋冬之时多用温热方剂,进行合理的滋阴养血,如服用滋补类的汤药如六味地黄汤、当归补血汤、八珍汤等;或行针灸治疗,辨证取穴,如针刺太溪、三阴交、血海、肾俞等穴位进行补肾养血等等,利于疾病的恢复及预防。然而阴虚之病,虽时值隆冬严寒,但麦门冬、生地、元参等凉润滋阴之品反能使病情好转,精神爽健。对那些体弱有虚,久病不愈,于秋冬之令医嘱常服久服,缓缓收功。

  2. 重食疗以养阴。秋冬寒凉,人体阳气不致妄泄,脾胃机能每多健旺,是养阴滋填的良好时机。此时采用相应的食疗措施,每能收到填补真阴,强壮却病的效果。素体阴亏之人尤宜乘此季节进食养阴滋填之品。如对阴血亏虚之人,每于冬令采用进食红糖、黄酒炖阿胶以滋阴补血的方法,已被民间广泛采用。其他具有养阴功用的食物,如鳖肉、龟肉、鳗鲡鱼,以及具有养阴功效的药粥、药饼等,均可酌情食用。

  3.调精神以养阴。心藏神,神安则寿。倘若不知调摄精神,则精血渐耗,形体衰败,老衰立至。秋冬之时调养精神以养其阴就显得格外重要.要求能做到安然恬静,虚怀若谷,无过多奢望。无过度思虑,尤其是不宜动怒。因怒则气机上逆,每易耗伤肝血,损及阴精,甚则阳亢化风,加重风湿病。故日常虽遇可怒之事,也以“耐”字处之,以保养阴精。

  4.勤锻练以养阴。锻炼养生已为广大群众所乐意接受,秋冬之令更宜通过锻炼以条畅气机,培养阴精。我国古代在摄生保健方面有强调“动”和“静”的两种不同观点,然动中固有动,静中也有动,“动”与“静”是有内在联系,不可分割的。锻炼要以微微汗出为宜,不要过度以免汗出过多,耗伤真阴。锻炼采用动还是静须因人而异,不必拘泥,但贵在持之以恒。

  秋冬养阴治疗风湿病务必在专业医师辨病辨证后指导下进行治疗,以免耽误病情。